库存去化较快,红枣不宜过分悲观
来源:期货日报
在上一年度产量下降且价格上涨的库存背景下,年度消费表现尚可,去化库存有序下降。较快目前来看,红枣新季红枣产量高于去年但不及常年的不宜悲观市场认可度高,在当前结转库存低于往年的过分背景下,新季红枣供给将维持偏紧态势。库存需求方面,去化新季红枣下树随即进入传统消费旺季,较快随着经济的红枣逐步恢复,我们认为未来消费表现仍然值得期待。不宜悲观
库存去化较快
2021年5月,过分随着国内气温的库存陆续回升,红枣入库基本结束,去化红枣样本点平均库存量达到高点,较快数量约为435吨。红枣进入传统消费淡季,此时产区尚未表现出明显减产迹象,价格偏弱运行。在5月到7月价格偏弱运行期间,样本点平均库存量下降比例高达41.38%,低价位红枣消费量及消费速度表现不俗。
2021年7月疆内出现连续高温,受高温减产影响,红枣下树后价格一路高涨,至2021年10月,红枣价格涨至11.46元/kg,涨幅高达35.18%。新季红枣下树后,枣价一直处于该价位上方,红枣库存去速并未停滞。截至2022年9月8日,红枣样本点平均库存数量为200吨,同比下降11.5%,由此可见,高价位下红枣刚性需求支撑明显。刚性需求的存在为红枣消费奠定基础,同时库存快速消化也反映出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有限,并且在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消费者对于非必需品价格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
秋冬需求增加
一般每年9月至来年3月左右为红枣传统消费旺季,该段时间存在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提振以及养生滋补需求支撑,红枣消费数量较大,因此红枣消费存在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季节消费差异明显,倾向于冬季消费的消费者占比达到38.70%,其次为秋季,秋季消费者占比为32.70%;秋冬两季消费占比达71.40%。新季红枣下树正值红枣传统消费旺季,消费支撑作用明显。???
2012—2021年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6万亿元增长至44.08万亿元,国内消费水平及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1—8月,我国商品零售额约合25.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网上零售额约合8.43万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吃类商品增长16.5%。经济环境稳步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不断增加,我国消费环境正在日益优化。作为零食销售为主的红枣,线上、线下销售双管齐下,消费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之下,消费信心得以提振。
中国2022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亿,国内消费潜力巨大。2015年我国红枣人均消费量首次突破5.0kg/人/年,达到5.2kg/人/年,至2018年我国红枣人均消费量达5.3kg/人/年。在国内人均收入及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们认为,2022年红枣消费有望继续保持在5.0kg/人/年以上。假设以此为基准,2022年我国人口共计14.1178亿,按照人均年消费5kg而言,新季红枣需求约在706万吨。前几年红枣产业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状态,产区面积出现缩减势头,产区内不乏改种、弃种现象,总体供应有所下降,产业供求状态有望得到修复。(作者单位:中泰期货)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知识)
- 平价、小而精 自助餐“翻红”
- 北京公布12名终生禁驾人员
- 多家核酸检测企业警告营收利润暴跌 降费监管趋严后产业走向何方
- 证券时报:一销售天价白酒的企业聘请诺奖得主,洋人未必真能懂“白酒”
-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7个月31次,SpaceX今年发射次数已追平去年
- 最新!美国总统拜登与中东多国领导人会面,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
- 银保监会: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有效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 老虎证券Q3净利润334万美元 新入金客户数同比增23.2%
- 波兰前副总理:美元正失去霸权地位,人民币等越来越重要
- 习酒集团正式成立 注册资本37.5亿
- 甘肃兰州新增2个高风险区
- 进博会,展会质量持续提高: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
- 汽车业政策刺激路径渐清晰:清理沉疴,打开两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