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刑!又现骗保新业态!
编造交通事故骗保 6名外卖从业人员被判刑
保险不息,判刑骗保骗保不止。又现保险日益蓬勃发展之下,新业总有不法分子打保险的判刑骗保主意。
近日,又现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显示了一种新型骗保案件——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新业被告人金某在担任某外卖平台配送组长期间,判刑骗保分别伙同小组内被告人赵某甲等四名骑手,又现在送餐时编造未曾发生的新业交通事故,指使被告人杜某某利用其经营修车厂的判刑骗保便利虚开修车发票等材料,最终通过平台骑手专属APP线上申请保险理赔,又现七次骗取保险金共计人民币7万余元。新业
法院认为,判刑骗保六被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又现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新业行为均已构成保险诈骗罪。对主犯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并处罚金。其他五名从犯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至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对其中三名犯罪情节较轻的被告人适用缓刑。
线上理赔有漏洞?
透视这起案件可以看到有喜有忧——
喜的是一方面保险日益发展,从企业到个人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以此案这例,平台雇主为降低骑手受雇期间执行任务时发生意外事故等不可预知风险,投保雇主责任附加第三者责任保险已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在科技赋能下,新型细分险种不仅创新力度大,而且投保与理赔都很方便快速。比如案例中的骑手保险,就具有投保方式简单、操作灵活、理赔快速等特点。
忧的是线上理赔还有待完善,尤其是要严把核赔关。由于骑手保险的理赔是全线上操作,难免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于是,案例中的将伪装的事故现场、虚构的事故经过、虚开的费用发票等“嵌”入其中,利用网络平台风险防控漏洞非法获取保险金的诈骗产业链便应运而生。
这也警示着保险业,随着新型保险产品的不断推出,相应的核赔等监管手段也要同步跟上,避免产品创新的新领域、新业态相应地出现骗保的新业态。
据了解,新业态从业人员是指以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群体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这一群体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就业,区别于传统的稳定就业和灵活就业的劳动者。
针对新业态及从业人员,保险也开始积极探索满足、新业态从业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多样化需求专门的保险产品,为新业态护航,填补市场空白。
骗保百万,多人被抓
与骑手骗保7万不同,近日襄阳发生一起骗保百万的案件,一施工场地铲车将人撞伤后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现场企图“骗保”。办案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疑点重重, 经过缜密调查,涉嫌诈保的男子说出骗保实情。目前,涉案嫌疑人宋某、王某、郭某等人涉嫌诈骗保费被襄州警方控制。
据了解,事故中被撞的电动车驾驶员经抢救无效已经死亡,而肇事的铲车由于没有保险,就伪装成货车肇事,存在侥幸心理骗保。据货车所投保的保险核算,保险公司将要赔付给死者家属一百多万的保险赔偿金。
从这起案例可以看到,车险正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骗保热点领域,如何把好风险防控关,加大现场审核力度,是新形势带给险企的新挑战、新考验。
(保险文化)
(责任编辑:休闲)
- 光大期货今日观点:美联储缩表力度加大 黄金上方压力增加
- 热门旅游目的地搜索量均大幅上涨:旅游需求释放 市场持续升温
- 元气森林决定造反
- 韩国人口首现负增长
- 沪深交易所: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
- 银保监会召开全系统2022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
- 6月销量“大逆转” 车市喜忧参半“期中考”
- 知名港星“隐居”农村,坐屋檐下与村民唠嗑
- 3.46万亿元!今年前10个月上海市进出口同比增长5.3% 占全国比重10%
-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与气候保护部长再次呼吁民众减少天然气消耗
- 国内首个!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大脑启动
- 引进“速成博士”为何屡屡出现?
- 净赚5亿、3个月开店650余家 瑞幸Q3盈利背后:学习蜜雪冰城“好榜样”
- 鏖战印度市场,中国手机军团退or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