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骗保类侵害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综合 2025-07-06 09:49:52 28642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社会保险服务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欺诈以欺诈、骗保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类侵律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的害社会保规定处理:

01

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工伤康复协议机构、险基行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协议机构、应承工伤预防项目实施单位等通过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及相关报销票据等手段,担法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欺诈;

02

培训机构通过提供虚假培训材料等手段,骗取失业保险培训补贴的骗保;

03

其他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类侵律责行为。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害社会保药品经营单位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险基行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应承,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担法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欺诈罚款;属于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的,解除服务协议;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执业资格的,依法吊销其执业资格。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01

通过虚构个人信息、劳动关系,使用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他人可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虚构社会保险参保条件、违规补缴,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02

通过虚假待遇资格认证等方式,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03

通过伪造或者变造个人档案、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手段违规办理退休,违规增加视同缴费年限,骗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04

通过谎报工伤事故、伪造或者变造证明材料等进行工伤认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或者提供虚假工伤认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05

通过伪造或者变造就医资料、票据等,或者冒用工伤人员身份就医、配置辅助器具,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06

其他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本文地址:http://flash.smwzjy.com/html/860d5509858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上海:强化数据底座基础和智慧民航应用 打造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航空枢纽

诱导消费、过度医疗……宠物医疗行业乱象几时休?

新城控股拟发行10亿元中票,中债增提供全额担保

政策工具为稳增长注入“活水” 经济大省开工一批重大项目

我国5G+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大股东涉虚假承诺引期货魅影 首创证券IPO报告期内保代流失过半陷变局

中国神华:上半年煤炭生产成本涨超两成,未来或继续增长

港科大(广州)今日开学:辐射湾区、贡献国家、影响世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