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增社融创6年新低,金融数据全面回落,说明了什么问题?
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发力的月新必要性不强,短期内再度降准或下调政策利率的增社概率较小。 在经历过6月超预期的融创融数信贷增长后,7月金融数据全面回落,年新新增社融创6年新低。低金 8月12日,据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7月主要金融数据。面回明综合市场分析看来,落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社融大幅低于市场预期,问题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月新复苏基础有待夯实。增社下阶段应继续落实好各项稳增长措施,融创融数特别是年新要加强财政、货币、低金产业、据全就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稳外需、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 社融增量超预期下滑 在经历了6月超预期增长后,7月社融增量大幅下滑超出市场预期。 初步统计,2022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亿。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088亿元,同比少增430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137亿元,同比多减1059亿元;委托贷款增加89亿元,同比多增240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98亿元,同比少减117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44亿元,同比多减42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734亿元,同比少2357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998亿元,同比多217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437亿元,同比多499亿元。1-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89万亿元。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表示,从分项结构看,实体经济信贷和企业债券发行成为拖累,反映实体融资需求偏弱和政策靠前发力导致上半年融资需求出现一定“透支”。但单月新增社融和信贷数据波动一般都比较大,从社融存量来看,同比增速10.7%并不低,与名义GDP增速继续保持匹配。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出现季节性回落,仍比上年同期少增3191亿元,反映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下降明显。此外,政府债券净融资3998亿元,同比多2178亿元,有助于下阶段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 票据融资冲规模再现 值得注意的是,7月国内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明显少增,而票据融资再度反弹。 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1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86亿元。 温彬表示,7月住户贷款增加1217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842亿元,居民贷款需求回落。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69亿元,反映消费贷款意愿下降;中长期贷款增加1486亿元,较上月少增2680.72亿元,说明房地产市场仍在触底过程。 此外,7月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87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54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5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136亿元。 “票据融资增加3136亿元,比上月和上年同期明显回升,反映当前企业融资需求不足,票据融资冲规模情况再次显现。”温彬指出。 周茂华认为,一方面,居民、企业新增贷款同比均明显少增,结合居民和企业存款增长明显,反映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偏弱;另一方面,在国内积极推动宽信用政策后,企业信贷融资需求出现一定提前“透支”,放大了7月份季节性波动;另外,7月极端气候对工业企业生产造成影响,以及个别楼盘“烂尾”问题对楼市复苏构成一定扰动,影响房地产市场融资等。 央行近日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审慎经营原则,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温彬认为,这或意味着下半年央行淡化信贷总量增长,更加强调信贷增长的平稳性、有效性和结构优化。信贷增长将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相适应。 短期内降准降息概率小 在财政、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下,7月M2同比继续走高。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7个百分点。 “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带动居民、企业部门存款明显增加,这反映国内货币供应量充足。但结合企业、居民贷款偏弱看,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宽货币向宽信用转换。”周茂华说。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央行近日提出我国所面临的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 对于货币政策,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延续了政治局会议的总体要求,更加注重如何发挥好有效投资。在总体目标上强调“抓好政策措施落实,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但论调更偏谨慎,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提出“不超发货币”。 周茂华表示,国内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基调,注重政策精准质效,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等政策进行配合,落实好此前出台的保供稳价、纾困助企、稳增长政策,促进供需良性循环;加大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制造业等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项目融资保障,加快项目落地见效;以及推进新市民融资服务等。 温彬认为,货币政策已阶段性完成“靠前发力”的使命,在内外部掣肘因素增多、不过度追求经济增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下,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发力的必要性不强,短期内再度降准或下调政策利率的概率较小。在“不超发货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后续将抓好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各项结构性再贷款工具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发力,将成为下半年信贷的重要支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23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别于2023年5月和9月举行
- IEA:中国将推动2023年石油需求复苏 但下半年或陷入供应短缺
- 特殊商品:悲观情绪基本释放,橡胶空单止盈离场
- 专业版售价540元 Geekbench 6正式发布:单核跑分不再重要
- 新西兰通胀高温难降 或迎有史以来最大幅度加息!
- 多地出台政策点亮夜间经济
- 蔚来回应试驾致母子一死一伤:先等警方通报
- “上海第三机场”要来了!上海机场集团持股将超一半
- 乐华上市再冲刺,高度依赖王一博!市场规模将超300亿,这一产业红利期来了!
- 暗中诱导消费,侵犯孩子隐私……儿童智能手表里或潜藏“大灰狼”
- 国金宏观赵伟图解美国1月CPI,食品和住房的“支柱作用”
-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建议优化汽车限购措施
- 世界杯广告牌把蒙牛的LOGO放反了……
- 转型雄心碰壁 高盛放弃推出DTC信用卡计划
- 再现一日售罄 基金销售开始回暖?
- 富瑞:维持名创优品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44.7港元
- 金融街论坛热议宏观经济:我国经济整体向好趋势未变
- 降准降息概率下降?“股神”最新动向:砍仓台积电!多股20cm涨停,这个板块再度点燃市场!
- 银保监会进一步完善联合授信,坚决避免过度竞争和“搭便车”“垒大户”
- 新东方在线CEO和CFO轮番减持 合计套现近3亿港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