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
炒股就看,证监权威,动不动产专业,私募试点及时,投资全面,基金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证监 房地产行业将迎来“活水” 证监会2月20日发布消息,动不动产为进一步发挥私募基金多元化资产配置、私募试点专业投资运作优势,投资满足不动产领域合理融资需求,基金近日,证监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动不动产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私募试点投资范围包括特定居住用房(包括存量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投资市场化租赁住房)、基金商业经营用房、基础设施项目等。 证监会指出,此次试点工作是证监会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决策部署,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盘活存量,支持私募基金行业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重要举措。 试点先行稳妥推进 “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在境外成熟市场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投资品类。”证监会介绍,近年来,我国已有一些私募机构设立投向商业地产、基础设施的私募基金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不断探索积累不动产投资运作经验。比如,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的工作部署,证监会支持住房租赁基金于2022年10月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 由于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方式、资产收益特征等与传统股权投资存在较大差异,证监会指导基金业协会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框架下,新设“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类别,并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 此次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原则,符合一定条件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可以按照试点要求募集设立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进行不动产投资试点。参与试点工作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须股权结构稳定、公司治理健全,实缴资本符合要求,主要出资人及实际控制人不得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关联方,具有不动产投资管理经验和不动产投资专业人员,最近三年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 以机构投资者参与为主 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证监会表示,考虑到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规模较大、期限较长等特点,投资者需要有更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试点基金产品的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有自然人投资者的,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基金投资方式也将有一定限制。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方式投资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 此外,证监会明确,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在符合一定要求前提下可以扩募。 为适应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按照试点要求为被投企业提供借款或者担保的,在涉及《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第八条关于股债比的限制方面进行差异化安排,但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须持有被投企业75%以上股权,或者持有被投企业51%以上股权且被投企业提供担保,可实现资产控制和隔离。试点备案产品及其底层资产应实现与原始权益人的主体信用风险隔离。同时,为促进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工作稳妥推进,本次试点对基金托管、基金合同必备条款、关联交易、基金杠杆、禁止行为、特殊风险揭示、基金备案、信息披露和报送提出了规范要求。 证监会表示,将指导基金业协会发布具体工作指引,细化工作要求。符合试点要求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可在开展基金募集、管理等业务活动前,向基金业协会报送相关材料,开展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并依照规定进行产品备案。同时,不参与试点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可按照协会有关自律规则,继续开展保障性住房、商业地产、基础设施等股权投资业务。 据新华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美供应管理协会:美国8月制造业PMI为52.8
- 屡罚不改?屈臣氏一分店因价格欺诈行为被罚款5万元,此前多家门店也曾因相同原因被罚
- 俄乌局势进展:乌克兰与叙利亚断交 北约称俄罗斯为其“最大威胁”
- 上游硅料价格涨势汹涌,隆基全面上调硅片价格
- 10月核心CPI涨幅创40年最高!日本财相最新表态:将全力抑制通胀
- 上半年IPO全扫描:A股数量和筹资额双冠全球 科创板表现抢眼
- 债券通将满“五周岁”!专访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信用债渐受外资关注 增配人民币资产仍是趋势
- 这家盆栽蔬菜公司,为了IPO,一年多递交三次招股书!
- 科罗拉多州枪击案疑因性别仇恨,拜登:美国必须解决枪支暴力问题
- 中国太保拟于7月11日派A股现金红利每股1.0元(含税)
- 50.2%!6月制造业PMI重回景气区间 追平年内高点
- 68%投资人反对,和谐健康提名招行董事落选
- 17条政策为工业经济“添薪蓄力” 力求2023年“开门稳”
- 普京:多极化的国际关系体系正在形成
-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7570亿元 同比增长14%
- 台积电:2021年新进员工离职率增至17.6%
- 泰山原浆被投诉售卖过期产品、门店不接单,市场火热的原浆啤酒其实暂无国家标准
- 毛发生意持续火热,大麦植发递表拟赴港上市
- 东莞制造有“数”| 生产工艺标准化难题待解,服装行业离数字化时代有多远?
- 调查| 300余套房烂尾近30年,深圳这个讼争不断的“问题楼盘”为何难以盘活?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