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项立刚:从短缺到过剩 芯片业在回调 正文
时间:2025-07-07 17:39:2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近来芯片市场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方面车用市场缺芯待解,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消费市场需求疲软,部分芯片供过于求,厂商库存高企,芯片价格出现下跌。几个月前,国际市场还在纠结芯片短缺怎么办,各国政
近来芯片市场出现“冰火两重天”的项立格局,一方面车用市场缺芯待解,短缺到过价格居高不下,剩芯另一方面消费市场需求疲软,片业部分芯片供过于求,回调厂商库存高企,项立芯片价格出现下跌。短缺到过几个月前,剩芯国际市场还在纠结芯片短缺怎么办,片业各国政府忧心忡忡,回调似乎一夜之间形势逆转,项立部分低端芯片供过于求,短缺到过开始出现过剩的剩芯苗头。
当前,片业受国际形势变化、回调通货膨胀高企、供应链遇阻等因素影响,芯片行业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此前芯片短缺主要是受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打破了全球芯片供求的节奏。被美国制裁的数百家中国企业,为应对未来有可能买不到芯片的挑战,大规模进行芯片备货,一下子吸走了全球5%的芯片制造能力,造成芯片制造商大量生产某些企业所需的某类芯片,影响了其他类芯片的生产和制造能力。
第二,2021年初美国极端天气频发,大雪造成供电、供水系统被破坏,当时得州大停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三星、恩智浦、英飞凌等芯片企业的正常生产。这些企业都是全世界重要的芯片生产商,它们无法开工,会对全世界芯片产业链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了短期内的全球芯片出货。
第三,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芯片供应的产业链。疫情较为严重时,劳动力短缺,美国等芯片企业的正常开工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在疫情之初,面对可能出现的市场萎缩,很多汽车企业调低预期,大大减少了订单,但是在疫情过程中,全球汽车销量并没有出现大规模下降,而汽车企业对汽车芯片的产业链管理普遍缺少经验,很多企业没有及时的应对措施。因此汽车产业的芯片短缺最为严重,涨价最为明显。
第四,芯片需求商的大量备货。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敏感的芯片需求商感觉到芯片可能会出现市场供应问题,于是纷纷提前备货。比如一个正常运转的需求方一个月可能需要100万片芯片,以前它只会准备100万片芯片满足需求即可,但现在为了应对有可能出现的芯片短缺,厂商可能会准备300万到500万片芯片的备货,这在短期内增加了芯片市场的需求量。
第五,国际芯片炒家的加入。看到芯片市场有可能短缺,一些芯片销售商和职业大宗商品的炒家加入到囤积芯片的行列,他们动用大量资金囤积了数量惊人的芯片,人为炒高价格以获取暴利。这些销售商非常了解芯片的供应情况,囤积的芯片非常有针对性,炒作效果非常明显。这也是汽车芯片短缺严重,而手机芯片需求量大,但是并没有出现明显短缺的原因。因为汽车本身价格高,芯片占的成本比例较低,汽车厂商为了保证出货,只能高价购买汽车芯片。
总的来说,多种原因共同造成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芯片短缺现象,但这个短缺不是由于全球芯片需求量大大增加,或是芯片生产量受到巨大影响造成的,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供需不畅,因此当下芯片从短缺转为过剩也并不奇怪。
首先,全球芯片需求并没有提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年来全球电子信息业的消费需求不是趋旺,而是下降。据统计,全球范围内传统的手机和个人电脑类电子产品的出货量正在减速甚至下降,年轻人不再喜欢换手机,新的电子产品乏善可陈。物联网产品并没有大规模喷发,新能源汽车等也还没有全面取代传统汽车。总体而言,电信产品对于芯片的需求没有出现大规模增加的态势,需求不旺是一个显著事实。
其次,芯片炒家面对较大的资金压力,急需出手囤货。前期芯片炒家囤积芯片,占压了大量资金,这些芯片不可能通过炒家自己生产产品来消化,一定要进入市场销售。这些炒家对于市场极为敏感,时刻关注市场动向,只要出现价格崩盘,大量出货的情况,必须第一时间把芯片抛售掉,及时回笼资金,减少损失。因此,只要市场一出现波动,芯片价格就可能迅速崩溃。
再次,部分芯片也有保质期。一些芯片较长时间不使用,囤积在仓库中,容易造成性能降低,品质受影响。而芯片模组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较老的芯片可能会面临新芯片的冲击和替代。因此芯片一般不会长期囤积,两年已经是一个较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囤积的芯片会被大量出货。
最后,经过1-2年的调整,全球芯片供应链被打破的节奏会逐渐得到调整,进入正常生产状态。各芯片厂商也会在大量出货订单的鼓励下,动用各种力量保证生产安全,芯片生产企业受到外力影响减小,保证了正常的生产与出货。
芯片从短缺到过剩,对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是正面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市场,大量的制造业都需要芯片,芯片有充足供应,价格也较便宜,这意味着产品供应链有保证,成本更低,这是好事。而对于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芯片企业而言,背靠市场,有政策支持,资源丰富,人力成本较低,芯片也会更有竞争力,虽然有一定挑战,但是和成本高的竞争对手竞争,相信中国芯片企业并不会落下风。无论如何,不管芯片市场怎么起伏,从容做好自己,不断提升能力,增强竞争力,这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作者是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
维他奶“不香了”?2025-07-07 17:38
乌克兰央行预计2022年乌通胀将超20%2025-07-07 17:29
水利部:推进水利领域REITs试点 全力争取扩大水利建设投资规模2025-07-07 17:01
该如何理解“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劵化倾向”?2025-07-07 16:49
收评:港股恒指跌1.31%美团大跌8% 中字头领涨港股通标的2025-07-07 16:30
贝莱德认为美联储会“选择与通胀共生” 称市场误判了加息路径2025-07-07 16:11
莎莎国际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的零售及批发业务营业额按年上升1.9%至8.34亿港元2025-07-07 15:54
芬兰扣押俄罗斯艺术品是好意?台湾学者这话引争议2025-07-07 15:48
3.9亿美元!谷歌非法追踪用户案和解2025-07-07 15:08
央行:全国多城银行自主下调房贷利率2025-07-07 14:57
中国银行业协会: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67% 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2025-07-07 17:36
北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做到人物同防2025-07-07 17:34
视频号为何玩命“复活张国荣”?2025-07-07 17:18
刚刚,央行重磅发声!涉房贷、降准等热门议题2025-07-07 17:11
西安楼市再“松绑”2025-07-07 16:51
公安部:近一年紧急止付电信诈骗涉案资金3291亿元,劝返21万境外涉诈人员2025-07-07 16:15
拜登称俄在乌实施“种族灭绝”? 美国务院发言人:那是他自己的感受2025-07-07 15:56
*ST拉夏: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A股股票上市2025-07-07 15:54
快讯:国债期货高开 十年期、五年期涨超0.2%2025-07-07 15:11
美国3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5% 主要因为汽油开支飙升2025-07-07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