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将于今年3月底举办年会
1月11日,博鳌博鳌亚洲论坛在北京召开2023年新闻发布会,亚洲月底论坛秘书长李保东介绍了论坛今年年会情况以及其他重要活动安排。论坛 李保东表示,将于今年举办论坛按惯例将于今年春季,博鳌初步考虑在3月底,亚洲月底在海南博鳌举办2023年年会,论坛邀请包括东道国中国在内的将于今年举办各国领导人、政府官员、博鳌国际组织负责人、亚洲月底企业代表、论坛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出席会议,将于今年举办共商疫后亚洲与全球发展大计。博鳌年会具体日期将在确定后尽早公布。亚洲月底当前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论坛但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世界有望尽快走出疫情阴霾。论坛2023年年会将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以线下方式举行。论坛期待届时在海南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和朋友们。 李保东表示,在就年会议题征求各方意见的过程中,大家普遍感到,无论是世界经济形势,还是总体国际形势,都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性。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显著放缓。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的通胀连续创下数十年以来的新高,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能源供应格局、产业链供应链格局等均面临重组,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IMF和世界银行去年发布的数份报告,均一再调低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并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受经济下行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增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进程受挫。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多发,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气候变化已不再是潜在的风险,而是实实在在的危害。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的紧迫性更加突出。 世界上发展和安全两大赤字不断凸显。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分化对立加剧。俄乌冲突延宕不绝,是影响当前国际形势最重大的事件。但俄乌冲突也再次表明,安全是相互的,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和平与发展才是国际社会最应珍惜的财富。进行军事对抗和经济脱钩,最终不会有真正的赢家。 从地区来看,由于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亚洲经济的增长幅度也有所收窄,但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RCEP的生效实施进一步拉紧了地区国家间的经贸联系。在逆全球化趋势抬头的背景下,亚洲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仍在深化,这凸显了亚洲地区的经济韧性。 过去这一年,对于论坛东道国中国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一年。中共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整体迈向现代化,这不仅对中国,对整个世界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经济去年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但今年有望总体回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这也是不确定的世界中的一项重要的确定性。 李保东表示,当今世界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挑战更大,困难更多,另一方面国际社会求稳定、谋发展的呼声也更高,愿望也更加强烈。我们不能让眼前的困难搅乱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线图,不能让局部的利益分歧掩盖了整体和长远利益的需要。如果国际社会能够携手应对好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挑战,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就能够推动世界经济重回复苏轨道。反之,就可能面临经济下滑甚至发展倒退的不利前景。 李保东强调,在这一背景下,博鳌亚洲论坛将坚持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初心,践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使命,积极促进中国、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对话交流。论坛2023年年会将继续聚焦亚洲和世界发展的前沿问题,致力于凝聚各国共促疫后世界经济复苏的共识,推动国际社会加强政策协调和团结合作,迎接共同挑战,促进共同发展。 今年年会计划设置“发展与普惠”、“治理与安全”、“区域与全球”、“当下与未来”四个板块议题,旨在更好地推动各方理性探讨自身利益和共同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从而促进国际合作,凝聚发展共识。 李保东介绍,除了举办年会,博鳌亚洲论坛还将继续举办一系列重要活动。今年将举办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第二届大会、全球旅游论坛首届大会、全球城市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论坛首届大会、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三届大会以及健康产业国际论坛等专题会议。论坛也将继续围绕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等课题加强研究工作,并推出新的科技创新等专题报告。 论坛2023年年会合作伙伴代表出席发布会。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瑞银:中国家族办公室仍于处初级发展阶段,ESG和影响力投资尚未成为主流
- 2023年新能源车企竞争更趋激烈 公募已提前大幅减仓
- 周末要闻:美联储将公布年内首份利率决定领衔超级央行周 美财长称美或面临债务危机 欧盟通过俄柴油限价方案
- 基金“独门”重仓股集体大涨!蔡嵩松、曹名长、陆彬的“独门”标的同步曝光
- 外媒:马斯克考虑解雇更多推特员工,这次是销售职位
- 这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低至3.8%!
- 春节假期消费数据喜人 专家建议加大政策支持
- 荷兰将禁止向中国出售DUV设备?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这样回应
- 易会满重磅发声,中字头板块大涨!中金研报:银行及国有上市企业估值中枢有提升空间
- 多因素叠加致业绩大增 赣锋锂业预计2022年盈利最高至220亿元
- 罚没逾1500万、23项违法违规,厦门银行遭央行重锤
- 21省份春节旅游成绩单出炉:云南吸金384亿居首,“宁夏游”最便宜
- 中国银行马龙:数字化转型是一场触及组织经营范式的深刻变革
- 《满江红》:成也算计,败也算计
- 2023年春节档“开门红”,影企股价却纷纷跳水,“后春节档”票房可期,电影市场或迎来全面复苏
- 美国警察暴力执法事件持续发酵 受害者律师呼吁国会通过警务改革法案
- 监管规范私募投研 三个“禁令”剑指涉内幕交易活动
- 2023年春节档“开门红”,影企股价却纷纷跳水,“后春节档”票房可期,电影市场或迎来全面复苏
- 光伏产业链喜报频传 龙头公司忙扩产能
- 基金“独门”重仓股集体大涨!蔡嵩松、曹名长、陆彬的“独门”标的同步曝光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