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大厂“水土不服”?格林基金“权益类舵手”连续交棒在管基金
在期货业做得风生水起,水土不服却难将“辉煌”复制到基金业中。期货权益 作为国内首家期货、大厂地产双股东背景的格林公募机构,格林基金在基金征途上的基金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 近两年在权益类基金上更是类舵频频“摔跤”。 这是手连为何? 最新的人事调整,是续交否是格林基金为此做出的努力? 权益“舵手”屡屡卸任 9月21日,格林基金发布公告称,棒管基金经理李会忠将从管理的水土不服格林创新成长混合离任,该只基金将由王振林和宋宾煌接任。期货权益 这不是大厂李会忠年内首次离任在管基金。4月15日,格林格林伯锐灵活配置成为他在格林基金的基金基金离任的首只基金。 至此,类舵曾是格林基金当家权益基金经理的李会忠,已把手头的6只基金中的2只,移交了出去。 调整并不奇怪 从李会忠的基金业绩看,格林基金做出调整似乎并不奇怪。 Choice统计显示,李会忠在格林基金管理产品两年多来,任职收益最高7.58%,有两只收益-26%以上(截至9月下旬),难言胜任。 启用“白纸”新人 在引入的骨干暂时没有表现之时,格林基金大规模使用新人似乎也无可厚非。 Choice统计显示,格林基金现有基金经理11人,6位是权益类基金经理。 除了李会忠和刘冬外,其他4人王振林、宋宾煌、张洋和刘赞都是近半年招聘进来的“新人”。 在接任李会忠的格林创新成长之前,王振林和宋宾煌的公募基金管理时长为“0天”。 张洋和刘赞所管理的首只基金也都来自于格林基金,其中张洋上任的时间是174天,刘赞是44天。 初生牛犊能否“一拳打得百拳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观察。 隔行如隔山 格林基金的股东“硬件”其实并不算弱。 格林基金的董事长王拴红是妥妥的“期货大佬”,曾任格林期货董事长,目前还是格林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6年,格林基金的成立开创了房地产公司独资拿下公募牌照的先例,由河南省安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发起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王拴红本人是安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股比占有约63%。 但这样的双背景依旧没能让格林基金“异军突起”,细细想来颇有意味。 事实上,另一家期货背景的公募南华基金也表现平平,强大的期货运营背景似乎都没能帮助旗下公募实现快速飞跃。 差异的“基因” 有观点认为,不同的金融子行业之间,虽然有相通之处,但往往也有不同之处的历史沿革和运作基因,这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基因差异”。 目前看,国内公募机构最适合的股东类型似乎是内资证券公司和内资银行,其次是内资实业公司和内资信托,再次是外资金融机构,再再次是保险机构和期货机构。 以目前的公募前十大基金公司而言,几乎清一色是当年由证券公司主发起的,只有天弘的早期主导股东是信托。 当然,后者之所以有超常规发展契机,还是因为蚂蚁接盘了大股东。 回到期货系公募机构看,这种股东带来的基因似乎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从市场交易机制看,格林熟悉的期货市场,和国内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战场——证券市场,有比较大的差异。 从人员积累和经营模式看,期货业总体是比较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而公募基金则承袭券商投行的研究业务的高举高打模式。 诸如此类的不同都导致了期货系基金公司,与证券基金公司之间的十分明显的发展“鸿沟”。 后者要如何克服,闯出一条新路,还有待时间来给出答案。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利率上涨盖过租金飙升 曾飙升的英国仓库价值涨不动了
- 市场化改革提速 保险资管积极参与ABS及REITs业务
- 光大期货【沥青】:原料暂不紧缺 需求修复偏缓
- 日本想用无人机拦截外国战机?专家:不排除有“碰瓷”想法
- 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即将出炉 市场聚焦利率峰值信号
- 蔚来汽车不太平
- 瑞穗:维持AMD“买入”评级 下调目标价至90美元
- 英媒又炒“亚洲替代供应链”,未来数年可望逐步取代中国?
- 上期所举办2022年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培训会
- 投资骁将蒋佳良全新出“基” 浦银安盛光耀优选重磅发行
- 全面注册制提升市场效率 三大类优质企业将加速聚集
- 快讯:白糖期货主力合约当前涨1.75% 创该合约自2022年6月22日以来新高
- 吴晓求:要逐渐推动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创业等成为人们财富积累的主要方式
- 迫不及待!这些公司开启“抢人”模式
- 刚公告预盈便收问询函 *ST运盛钱从哪赚的?
- 公募“炼金有术”,25年从0到26万亿元,投资者总数超七亿
- 国家卫健委:增加重症救治资源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于晓虹一行赴东方雨虹考察交流
- 6家银行逆势上调利率,香港银行业减息潮下短期定存成香饽饽
- 富德产险去年净亏2亿,原总经理被免后以劳动人事争议索赔450万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