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郭言:滥施制裁害人害己——看清美式人权真面目
来源:经济日报 郭 言 曾因人权问题扬言要将沙特变成“贱民国家”的经济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却为了石油和利益访问沙特,日报人权并与沙特王储亲切碰拳。滥施这一“自我打脸”举动遭到美媒嘲讽,制裁真面也从侧面暴露出美国的害人害己人权观不过是其维护自身利益和霸权主义的工具。 在美国的看清字典里,“人权”如何定义,美式目只与其奉行的经济意识形态和政治利益有关。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报人权美国国会便将人权作为多边外交政策的滥施重要内容,将其同安全援助、制裁真面经济援助及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害人害己投票取向联系起来。1977年,看清卡特当选为美国总统后,美式目提出“人权外交”口号,经济人权被粉饰成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和“灵魂”。然而,国际人权标准并不总是与美国的战略利益相符。当两者起冲突时,美国就会展现双重标准,或是放弃人权原则,赤裸裸地展示霸权;或是根据自己的政治利益有选择性地适用人权原则;或是直接将人权作为借口,对威胁自己政治利益的国家扣上“侵犯人权”的帽子,为侵犯他国主权披上道德外衣。不难看出,所谓“人权”的边界在哪,全凭美国一己私利说了算。 长期以来,美国将经济贸易、技术合作等领域与人权挂钩,发起所谓“出口管制和人权倡议”,给科技、贸易打上“民主”“人权”标签。不少国家深受其害。比如,美国对古巴长达60年的封锁,导致该国遭受约1500亿美元经济损失;非法冻结并瓜分阿富汗70亿美元海外资产,使该国人民深陷人道主义危机。伊朗外交部日前发表声明说,美国对他国实施单边经济制裁,是公然、系统地侵犯人权。美国实施的严酷制裁和经济恐怖主义,对伊朗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此外,对可能在关键技术领域威胁到自身的国家和企业,美国更是极尽打压之能事。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就被美国制裁大棒“打下神坛”。这些年,借着“人权”之名,美国在世界各地兴风作浪,大行经济技术霸权主义之道,严重破坏国际经济秩序,阻碍世界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然而,制裁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而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双输博弈。美国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这种做法对人权发展有害无益,削弱了人们对人权的信仰,也让自诩为“人权灯塔”的美国形象黯然无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一张图:交易品种枢纽点+多空占比一览(2022/11/22周二)
- 李斌称手机业务正处于调研阶段,蔚来再次回应
- 大基建行情继续扩散 这次轮到水利了?
- 北京东城疫情10天内社会面清零!复盘“北京效率”如何跑赢病毒
- 探索财富管理银行新路径,锚定三大北极星指标!光大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近20%,不良率仅1.24%
- 腾景团队:三月进口应重视输入型通胀
- 微信: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整改已完成95%
- 支付畅通的守“沪”者
- 退市常态化: A股市场在渐进中重塑“生态圈”
- 美民调:美国人最担心本国通胀问题 超过俄乌冲突
- 邮储银行交出2021年成绩单!行长刘建军:当前的AUM“大有文章可做”
- 百度:一直在积极寻求可能解决方案 将继续确保遵守中美相关法律法规
- 美联储梅斯特:美联储政策刚刚进入限制性区域
- 贵州茅台年报出炉:272亿分红 明星基金经理有人抄底有人逃?
- 乐观预期主导盘面 铁矿创出近期新高
- Mysteel解读:谷物类粮食进口量下滑 饲料端需求持续疲软
- 瑞斯康达被立案,股民索赔可期
- 美国计划未来数月内每天释放100万桶石油储备 布油跌超4%
-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近期有哪些经贸热点值得关注?
- 商务部:美方应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