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研所儿医说】让高血压远离孩子
2022年9月2日,儿研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健康知识:《【儿研所儿医说】让高血压远离孩子》 高血压是所儿我国成人最常见的慢性病。随着生活水平的医说远离提高以及儿童肥胖发病率的增加,儿童高血压的让高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研究表明,血压儿童期的儿研高血压可延续至成人期,而高血压的所儿长期持续会给孩子的心、脑、医说远离肾等重要器官带来严重损伤。让高30%~40%的血压高血压患儿在初次就诊时,即已存在高血压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儿研因此,所儿儿童高血压是医说远离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 一、让高孩子为何会得高血压 儿童高血压的血压病因不同于成人。 首先,儿童继发性高血压多见,可达80%,多见于婴幼儿。原发疾病最常见的是肾脏疾病,此外有心血管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其次为原发性高血压,这与遗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肥胖等综合因素有关,多见于青少年。 儿童高血压的症状往往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表现。由于婴幼儿不会表达,当其血压骤然升高时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夜间尖声哭闹等,有些则仅仅表现为喂养困难、生长发育缓慢,易被误诊为消化不良等其他疾病。年长儿原发性高血压多见,血压升高不显著,通常也没有明显症状,多是在体检时发现,易被忽视。 当血压明显升高时,孩子通常会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压急剧升高时,还可出现急性左心衰、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等危象,表现为头痛头晕加剧、心慌气急、视力模糊、惊厥、失语、偏瘫等,出现以上症状需及时就诊。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每年体检都要进行血压检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二、儿童高血压如何确诊 儿童处于体格快速生长发育期,血压受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因素影响,国际上目前多采用百分位法界定儿童血压标准。家庭监测血压可根据简易公式粗略判断,3~17岁男孩的收缩压(毫米汞柱)=年龄×2+100,女孩的收缩压(毫米汞柱)=年龄×1.5+100,男女孩舒张压(毫米汞柱)均为65+年龄。学龄儿童的血压通常不应超过120/80毫米汞柱。 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测量血压时间、环境温度、血压计袖带长度和宽度、体力活动、情绪等。一次偶测血压偏高,也不必过于紧张,可安静休息后重测,并定期规范多次测量。当非同日测量血压3次或3次以上,血压均高于正常时,方可考虑高血压的可能,不能单凭一两次测量就草率做出结论。 当在家中或学校体检时测出血压超过正常值,家长也不要过于紧张或者盲目自行用药,而应及时带孩子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血压升高的原因,同时注意在不同时间点测量血压。 链接: 儿童高血压诊断的基本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点: 1、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明确血压升高的时间段,是否同时伴有心率的变化,是否存在正常的昼夜节律,以及是否存在“白大衣高血压”,即仅在诊室血压高,平时不高。 2、血液、尿液检查:能够对肾脏功能进行评估。 3、心脏、肾脏及血管的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心血管及肾血管疾病。 4、头颅CT或核磁检查:能够明确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通过这些检查还能够评估是否已经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5、内分泌激素方面的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三、是否需要终生服药 儿童高血压的治疗也不同于成人。儿童继发性高血压首选药物治疗。而对于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如孩子的血压尚处1级水平且无靶器官损害的情况下,首选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及让孩子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若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持续半年无效,再选择药物治疗。 儿科用药的原则是从小剂量、单一用药开始,并随着根据孩子的血压控制情况调整药量、换药或加用另一种药物。针对青少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改变、有无并发症以及降压药物的药理作用等,临床上对儿童高血压的治疗正在逐渐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应该注意的是,有高血压病的家长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和药物给孩子治疗,以免意外发生。 儿童高血压病因不同治愈率不同。对于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来说,如果在儿童期规范合理治疗,很多孩子可以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逐渐停药。这和成人需终生服药是不同的。 四、有预防的办法吗 儿童高血压需进行规范检查和治疗,治疗过程中一些孩子免不了要服用降压药物。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正值生长发育期,长期服药会不会影响身体发育? 其实,目前儿科选用的降压药物是安全有效的,遵医嘱服用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家长可以放宽心。 另外,血压长期过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很多家长更加关心如何预防儿童高血压,让自己的孩子远离高血压带来的危害。 目前的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即是基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明确的遗传方式,但表现为家族发病的集簇性,与不良饮食、行为习惯都有关系。其中,肥胖是关联性最高的危险因素,30%~40%的原发性高血压儿童伴有肥胖;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父母高血压史、低出生体重、早产、盐摄入过多、睡眠不足及体力活动缺乏等。 因此,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重在以家庭为单位“管住嘴、迈开腿”。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控制肥胖、均衡饮食、适当运动,让高血压远离孩子。
- 最近发表
-
- 敏华控股上半财年营收下滑近10%:沙发销量骤减6.6万套 线上渠道未来发展受关注
- 发生了什么?这只股突然飙升500%
- 银保监下发保险销售人员执业登记情况:3年减少400万人,截止上半年仅剩570万…
- 手机厂造车,藏着多少“暗箭”?
- 欧元区两大经济体私营部门活动萎缩 该地区或已陷入衰退
- 命好还是真的头铁?年度最贵新股华宝新能:中一签12万,开盘一签亏1万3,踩中储能风口,超募51亿!
- 万物云赴港上市:拟全球发售1.17亿股H股 发售价最高52.7港元
- 视频|杨德龙:现在是布局四季度行情的最佳时间窗口
- 澳媒:尽管政治关系紧张,澳各地小企业纷纷转向中国市场
- Braintree业务面临风险 机构下调PayPal目标价至100美元
- 随机阅读
-
- 董事失联、股权被责令转让,安信信托风险处置“插曲”多
- 央企大消息!10月起实施
- “如果我把二舅变现,七位数很简单”!原作者40分钟视频,反讽回应9场质疑
- 传特斯拉计划2022年将德国汽车销量翻倍至8万辆
-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证实台积电将在美设3纳米晶圆厂
- 女子通过OTA平台选五星级酒店,到后才发现是平台自己评的“五钻酒店”
- 家电企业下注预制菜风口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老挝签署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 用量化工具预测阿根廷夺冠,民生证券这篇“神”研报是怎么出炉的?
- 退退退!保险营销员仅剩570.7万人,何时见底?
- 微软将季度股息提高10%至每股0.68美元
- 尼日利亚今年洪灾已致逾300人死亡
- 兼顾多重目标 货币政策将定向精准调控
- 万物云正式开启IPO路演,将成港股今年以来最大IPO,淡马锡、瑞银领衔豪华基石阵容出资2.8亿美元
- 复星国际9月20日斥资约1504.23万港元回购300万股
- 外交部谈近十年中国GDP年均增长6.6%: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
- 黄金时间:货币属性进一步加强 金价回调再度夯实底部
- 金融向善,影响“有影响力的人”,长江证券“灯塔计划”乡村教师培训项目正式启航
- 与拜登首次会谈前,特拉斯承认:英美自贸协定中短期内“没戏”
- 解码2022医保目录调整药品名单:国内创新药如何卡位?竞争焦点在哪?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