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2000万!“帮”员工买房!“别人家的公司”又来了
无息贷款给员工买房,帮“别人家的出手公司”又来了! 11月5日公告称,工买为确保人才队伍健康稳定发展,房别更好地留住核心人才,司又公司计划在5年内,帮向符合条件员工提供累计总额不超过2000万元免息借款。出手其中,工买员工最高可借款60万元。房别 相比股权激励、司又员工持股、帮兜底式增持,出手无息贷款给员工买房,工买也成为A股公司留人的房别新方式。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司又自2022年1月1日至11月5日,8家A股公司公告,无息贷款给员工买房。 2022年1月1日至11月5日,8家A股公司公告,无息贷款给员工买房 帮员工“安居乐业” 据中海达介绍,为了帮助部分专业技术员工首次购房,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提供免息借款,累计总额不超过2000万元,适用于中海达及其国内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并连续服务满2年以上且符合申请条件的我国境内专业技术人才。 本次借款为免息借款,借款资金池总额2000万元,每年安排借款额度上限500万元。其中,个人购房借款实际批准金额,不得超过申请人个人年度税后总收入的1.5倍,且不得超过专业等级对应的借款金额上限。中海达核心一级员工,服务年限6年,借款金额上限60万元。 中海达制定的《员工购房借款管理办法》要求,该额度使用后,员工归还的借款及尚未使用额度,将循环用于后续公司员工购房借款申请。 同时,中海达此次无息贷款给员工购房,是用于首次购买家庭商品住房自住,必须在工作地城市买房(不含自建房、宅基地、公寓等)。 不过,中海达对上述无息贷款设置了还款要求。《员工购房借款管理办法》要求,还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还款方式采取等额按年偿还,每年4月由公司从税后工资中直接扣减约定还款额;如果税后工资额低于扣减额者,则由申请人将其差额如期归还至公司指定账户。 借款给员工买房渐成潮流 作为一种企业福利,借钱给员工买房的案例并不罕见。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自2021年至今,已有8家A股公司公告称,为了助力员工购房,计划提供一定金额的无息贷款。 10月26日,公告称,拟使用总额2000万元自有资金,为员工提供最长不超过7年的购房免息借款。在上述额度内,员工归还的借款及尚未使用额度,将循环用于后续公司员工购房无息借款申请。 从个人借款额度来看,华正新材设定最高借款额度30万元、50万元两个梯度。如果员工申请的借款额度超过公司总的借款额度,按申请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和审批。 5月24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公司向员工提供借款暨财务资助的议案》显示,公司用于员工借款金额总额不超过800万元。在此额度范围内,员工归还的借款及尚未使用额度,将循环用于后续公司员工借款申请。用途包括凯淳股份员工本人名下房产购置,员工或家庭近亲属发生重大疾病、事故等方面的医疗费用支出周转等。 其中,借款申请人可申请借款额度,由凯淳股份参考员工在公司的劳动服务期限、绩效表现、职务、偿还能力等情况综合确定,单人可申请借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20万元。借款申请人借款的最高还款期限为5年,借款利息为年利率2.9%。 凯淳股份员工借款管理办法 留住核心人才是主要目的 总结可见,上述A股公司助力员工“安居乐业”,主要是为了员工与公司产生更深层次的绑定,特别是保持重要岗位员工的稳定性。 中海达介绍,核心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此举是为帮助与公司共同成长的核心人才早日“安居乐业”,并更好地留住人才。 华正新材介绍,为满足相应借款条件的员工提供购房无息借款,可以进一步完善公司员工薪酬福利体系建设,提升公司凝聚力,丰富员工激励、福利的多样性,实现吸引和保留核心岗位优秀人才的目的。 凯淳股份介绍,借款给员工是为了留住人才,让重要岗位的人员及有特殊贡献员工,能够更好地安居乐业、提高生活质量,也为了切实解决员工的生活压力,进一步完善员工福利制度体系建设,助力员工从“就业”到“乐业”,充分给予有温度的人性关怀。 从上述企业从事的业务来看,核心人才对其今后发展的助力非常重要。 以中海达为例,公司专注于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链相关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两大产品体系为基础,重点发展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北斗高精度智能应用两大核心业务领域。 近期,中海达表示,公司自动驾驶车载高精度产品技术,已具备量产车型经验,进入规模化出货阶段。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海达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已获车企成功定点的量产车型13款,并完成了以广州为研产销中心,上海、北京技术市场分部的战略市场布局,覆盖国内重点主力OME主机厂和TIER 1客户。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这是最大最具活力的消费市场之一”澳企纷纷转向中国寻商机
- 理想汽车盘前涨3.69% 正式发布旗下首款家庭五座SUV理想L7
- 重磅突发,中国生物制药终止上市辅导,不再继续进行科创板上市
- 瑞典央行加息50个基点 对汇率疲软表示担忧
- 代糖失速、无糖崛起,元气森林差了一口气
- 100万买私募六年只剩1.99万,法院判乾元泰和赔偿约三成损失
- 量化大厂“员工缩水”?私募抢人大战“密码表”曝光了
- 因ChatGPT概念大火,收上交所监管函 翻倍牛股云从科技昨盘中跌超14%
- 中疾控:高风险区连续5天无新增表明社区传播已基本阻断
-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出席ROG2023发布会
- 强势美元虽已不复鼎盛时 却仍是美国公司的“阿喀琉斯之踵”?
- 花旗:维持邮储银行买入评级 目标价6.13港元
- 中炬高新前三季净利增14%合同负债降74% 持股屡遭司法拍卖姚振华控制权命悬一线
- 北京土拍梅开二度 越秀逆市扩张
- 海南椰岛控股股东“筹码”再遭法拍,“疑似牛散”张寿春斥资逾亿元竞得首批750万股
- 福成股份业绩10年止步拟6.5亿加码养牛 李福成多元落败加速收割半月套现5.3亿
- 投资者意向不及预期,王一博母公司乐华娱乐暂缓上市
- 迷你基金霸屏业绩榜 投资者追涨须谨慎
- Netflix出手打击密码共享行为:不住一起不能共享账号
- 执着无比却收效甚微,华为PC业务或成为鸡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