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专家:可采用抗原检测进行追踪
近期,多地一些地区防控措施有所调整,优化疫情用抗原检引发广泛热议。完善据不完全统计,防控近日,措施测进广西、专家踪广东、可采安徽部分地区铁路、行追机场不再查验旅客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多地贵阳市提出核酸检测将自费。优化疫情用抗原检 在11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完善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防控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措施测进在总结各地疫情防控实践和政策实施效果的专家踪基础上,组织专家根据病毒的可采潜伏期、传播力、致病力的变化,不断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对发现地方违反“九不准”,处置疫情存在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疫情防控要求,要坚决清理和制止各种形式的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行为,有关部门将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 对此,专家表示,上述地方举措并不代表疫情防控策略改变,调整出行核酸检测等防控举措说明当地防控成本较大。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抗原检测被纳入疫情监测模式之后,如果继续用核酸检测作为确诊的依据,可以用抗原检测进行追踪。同时,民众日常也要做好个人防护。 多地调整:出行无需核酸证明,常态化核酸检测自费 近期,部门地区进行防疫相关措施调整。广西、安徽等地提出,乘坐火车和飞机出行等不再需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部分地区还表示常态化核酸检测将要自费。 例如,10月31日,安徽合肥新桥机场发布通知称,出港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1月1日“桂东铁路”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名为“今日起,坐火车不再查验核酸证明(进京除外)”的文章,“桂北铁路”等也发布了类似通知。截至目前,以上信息均已删除。 澎湃新闻11月5日致电合肥市12345热线,工作人员回复表示,合肥市大部分地区乘飞机、火车离开当地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是要留意目的地的防疫措施,提前做好准备。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12345热线工作人员也表示,从11月1日起,进入柳州火车站以及登车已经不需要查验核酸结果,只需要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 除了出行查验核酸证明的政策有所改变,部分地区关于核酸检测费用也进行了相关调整,一些地区提出核酸检测将要自费。 11月1日,“贵阳发布”发文称,除部分风险人员可进行免费核酸检测外,其他人按照“愿检尽检”的原则,根据本人工作、生活中对核酸检测结果的需求,自行前往各类核酸采样点自费检测。 据贵州省医疗保障局11月4日公布的消息,日前,贵州省医疗保障局等四部门下发通知,自今年11月8日起,疾控检测机构、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单人单检最高收费标准调整为14元/人次(含检测试剂);多人混检(包括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筛查、常态化检测)最高收费标准调整为2.6元/人次(含检测试剂)。 此前,贵阳市下辖的息烽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因为贵阳市9月暴发疫情,从9月到10月实行了2个月左右的免费全员核酸检测。11月只是相当于将其调整为常态化核酸检测。 除了贵阳,11月1日,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文称,自2022年11月2日零时起,全县恢复常态化核酸检测(自愿检测)收费。收费标准为单人单检每人次16元,混检每人次3.5元。 专家:建议发挥抗原检测追踪作用 近日来,多地防疫相关举措调整,这是否意味着全国疫情防控政策近期有所改变? 11月5日下午,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关于疫情防控策略和一系列战略举措是完全正确的,也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在总结各地疫情防控实践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根据病毒潜伏期、传播力、致病力的变化,不断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对于出行不再查验核酸证明的做法,常荣山指出,大部分城市目前依旧在实施常态化的核酸检测,且一些目的地城市也依旧要查验,所以大部分有出行意愿居民为了确保自身安全,还是会自愿去完成核酸检测。“部分地区出行不查验核酸,一方面可以保障低风险地区民众出行,另一方面也能避免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降低成本。” 这一措施是否会在全国推广?常荣山表示,国内各个省市统一较难。“各省市之间的防疫政策和防疫力度都不同,推广存在压力,需要各地去协调。” 常荣山建议,要发挥抗原检测的追踪作用。“如果继续用核酸检测作为确诊的依据,可以用抗原检测进行追踪。与核酸检测相比,它更加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同时,常荣山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护,注意卫生、戴好口罩。
- 最近发表
-
- 中国就业人口年龄结构解读:35岁以下哪些行业最集中,哪些省份年轻就业人口占比低
- 固态电池大事件!这些概念股获机构扎堆看好
- 美国上周21.1万人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
- 全国人大代表、财信金控董事长程蓓: 建设普惠金融大数据中心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 世界杯难救海伦司小酒馆:野心扩张变无奈关店,业绩下滑转型大排档
- “新债王”Gundlach认为2年期美债收益率还未见顶
- 长沙银行:兴业投资已减持92.24万股、持股比例降至5%
- 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白酒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高质量发展是五粮液首要任务
- 南方基金:北证50成份指数的发布有利于扩容主题产品,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 银保监会部署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为期六个月
- 随机阅读
-
- 大摩:予国泰航空增持评级 目标价10.7港元
- 太古股份公司A将于5月5日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1.85港元
- 率先复牌!\
- 全球供应链恢复正常了吗?
- 王小龙: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持续推动农信系统高质量发展
- Cassava Sciences盘前涨超12% 获董事加仓229.28万美元
- 3月10日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
- 全国政协委员吴尊友:无论是否阳过都不能完全躺平
-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登台 5年期利率最高可达4%
- 美参议院就“毒火车”脱轨事件举行听证会 涉事企业首席执行官出席
- 美联储还在加息路上狂飙,但有“小跟班”扛不住暂停加息
- 平安银行净利润大增25% 房地产不良贷款率暴增5.5倍
- 长期LNG合同售罄!日本警告2026年前供应已被瓜分殆尽
- 光大期货:3月10日有色金属日报
- 博雅互动发盈喜 预计2022年度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增长约680%至730%
- 京东高管解读Q4财报:希望引导用户从“大促囤货”到认可“天天低价”理念
- 郑州:“1+8郑州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实行互认互贷
- 肖竹青:高端酱酒能否打入平价市场?
- 3月9日复盘:科创领跑主要指数 半导体获18亿资金增持
- 黑田东彦谢幕在即,YCC政策退场预期下日元何去何从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