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红木市场趋于平稳
随着国内红木产业的平稳发展,中国的红木木材进口已经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国内红木资源比较稀缺,红木材料基本依靠进口。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CITES第17届缔约国大会上,有文件显示,以中国为主的红木材料贸易数量不断攀升,进口量从2000年的14.45万立方米,到2014年已经超过200万立方米。经过2015年的短暂减速后,又在2016年逆势上升。在进口的红木产品中,原木占了约80%。根据中国红木委2016年初发布的《2015-2016年中国红木行业发展报告》,2015年我国有红木制品生产与销售企业近17000家,年产值达1000亿元。中国的传统红木进口市场在印度和东南亚一带,随着贸易扩大,进口已经日趋多样化,非洲和南美洲逐渐成了重要的红木材料来源地。2000年以后,已经有88个国家与中国有红木贸易。 在此次会议的决议中,多个关于红木树种贸易限制的决议获得通过,涉及到国内红木市场多个常用树种。根据统计,目前在红木国标中的33种红木中,包括市场用量最大的刺猬紫檀和16种黄檀属树种,以及已被列入濒危附录二的檀香紫檀,已共有18种红木木材被列入国际二级(或者更高一级)濒危保护,其中包括目前市场上大量使用的奥氏黄檀(白酸枝)、巴里黄檀(花枝)、微凹黄檀、阔叶黄檀等。业界判断,这将对国内红木材料贸易产生限制,进而影响红木家具行业如何发展。目前,会议决议还未进行政策执行层面,红木市场已经采取多种举措进行应对。 在会议结束后,虽然决议还未正式公布和执行,国内红木材料市场已经“闻风而动”。某红木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10月份在上海福人木材市场进行采购时发现,市场上的缅甸花梨木、缅甸白酸枝以及老挝花枝木被全部抢空,价格在10多天的时间内暴涨了40%。各个企业都在积极“囤货”,有的抢购了几百吨甚至上千吨,应对贸易限制后材料价格可能上涨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虽然企业积极“备战”,但是目前国内红木材料市场比较平稳,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价格稳步增长。上海福人木材市场信息部经理铁闯告诉记者:“目前从市场商家的情况来看,木材商进货还未受到政策限制,进货量、出货量比较平稳。但是材料价格在明显走高,黄檀属的一些树种,例如奥氏黄檀、巴里黄檀以及巴西花梨价格上升幅度超过10%,商家也在反映拿货成本明显增加。预计贸易 禁令 实施后还会有一定影响。” 记者了解到,红木家具市场在10月之后出现回暖迹象。根据中国红木委发布的10月份全国红木制品市场景气指数显示,10月份数值为95.0,同比上升5.9,环比回升2.5%。究其原因,红木原材料交易价格继续松动回升,进而推升行业经理人信心指数,拉高红木制品市场景气指数的走势。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表示:“10月之后,红木家具市场感觉明显回暖,销售情况开始变好。这与整体经济环境、上游房产市场、红木企业营销政策等因素都有直接关系,也可以看到,红木企业也在产品上探索,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行业趋势 近两年,随着材料贸易的日益缩紧、红木消费人群的改变,红木家具市场消费趋势也在发生变化。企业也在产品、品牌上不断调整,迎合市场需求。 红木家具的主流消费群体往往是50、60以及70后人群,而随着年轻消费群体崛起、年轻的设计师进入行业,红木家具的消费理念也在改变。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80后的设计师对传统红木家具并不感兴趣,他们对于材质也没有过多的要求,看重的是红木家具传达的古典韵味。而且红木家具整套出售的方式也不流行了,红木家具单品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受此影响,红木家具的材质和设计也在发生变化。除了使用材料的广泛化,款式、设计感成为衡量红木家具的新标准,也成为企业革新的突破口。 传统红木家具还是沿袭明清宫廷家具的式样,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红木材料为基础,在式样上进行创新,并推出新的品牌。例如宣明典居推出的“平仄”、太兴红木推出的“红古轩”、名佳红木推出的“悠季”等,都是以红木材料为主,在样式上进行革新和重新设计,例如与皮革、布艺结合,摒弃复杂的雕刻等,创造出新中式家具。 名佳红木董事长张正基表示:“今年很多红木企业都在改革和自我革新,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支持企业继续壮大发展。整个行业都在探索创新之路,寻找新的突破口。” “黄紫红”指的是黄花梨、紫檀、大红酸枝,这三种木材均为明清宫廷家具的主要用材,是国标内33种红木材料中最知名三种材质,也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三种红木材料。现在,这三种材料的价值一路上涨,在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阶梯中,已经成为“收藏级”材料。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仍有企业使用紫檀、大红酸枝制作家具,但大多为“定制生产”,即不再大批量生产,而是根据需求生产。元亨利董事长杨波表示:“以大红酸枝为例,已经基本到了绝对不能砍伐的境地了,现在原产地出来的材料也是过去囤积的库存,已经非常珍贵了。”企业对于这三种材料相当珍惜,有的企业专门囤积这三种材料,不再拿出来生产。 受此影响,红木市场的材料也呈现“多元化”。除了来自东南亚的木材,优质的硬木陆续进入红木市场,成为“搅局者”。不少传统红木企业也开始使用,面对特定需求消费者开发相应产品。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静
今年9月,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红木也称华盛顿公约)的市场缔约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第十七届缔约方大会。此次会议上,趋于缔约国代表讨论并通过了多项与红木产业相关的平稳内容。缔约方大会对我国红木进口材料提出意见,国内并将国标《红木》(GB/T18107-2000)中的红木一部分原材料纳入了国际管制范围。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市场目前CITES决议尚未进入执行层面,趋于国内红木材料市场平稳。平稳红木企业已经开始多种举措来应对进口市场变化,国内或囤积材料,红木或开发新品,市场寻找新的趋于发展方向。
18种红木材料列入国际二级濒危保护
红木市场开始走高
红木行业的“去红木化”
年轻消费群体兴起
新中式红木家具
不再只追求“黄紫红”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银保监会: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 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 年报抢先看|12家公司净利预增超5倍,吉翔股份暂封“预增王”,“宁王”爆赚最高315亿
- 土耳其要求瑞典引渡多名“恐怖分子”以获得“入约”批准
- 在AMD“地基”上造CPU,海光信息业绩增速为何大幅放缓
- 11月22日保险日报:保险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规定亮相,险资斥资超百亿元投资公募REITs
- 刚刚,A股炸裂!“踏空者,慌吗?”
- “三城一区”加快步伐 有力支撑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 深陷“打人风波”,王思聪忙着换女友,他爸又悄悄攒到了1000亿身家
- 川渝银保监局联合出台20条举措 助推两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 热搜!京东疫情三年增员28万,表态“要给基层员工最好待遇”!芯片、券商板块爆发,有个股3连板…
- 数据 | 新能源车企“价格战”一触即发,新势力们有点难
- 湘潭国资入主步步高 助力上市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 泰达宏利基金王鹏:做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景气投资战将
- 本周12家公司冲刺IPO,机械九院拟创业板融资13.49亿元
- 增额终身寿险被点名 人身险负面清单发布
- 主产品市占率相对较低 智锂科技拟挂牌新三板
- 汪小菲与大S隔空较劲,麻六记销量猛涨,他却突然退出?
- 跨境高铁人潮涌——广深港高铁香港西九龙段恢复运营首日见闻
- “服务包”“服务管家”打造企业发展“助推器”
- 地方稳投资量质兼备 多渠道确保资金来源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北交所上市公司2021年总体经营稳健 业绩平稳增长创新属性明显
- 北京银行:普惠金融贷款同比增长35.7%,增量与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 平安集团如何布局个人养老金?谢永林回答投资者:这方面有得天独厚优势
- 浙商宏观李超:政治局会议首提全面扩大国内需求 打消顾虑激发信心看好稳增长
- 中国贸促会:绝大多数在华外企仍视中国为主要战略市场
- 一季度楼市成交低迷下 “妖股”中交地产销售为何逆市增长超三成?
- 外媒:印度炼油商正与俄罗斯谈判一项六个月的石油进口协议
- 安森美半导体Q1营收同比增长31% Q2业绩指引超市场预期
- 证监会就《证券期货业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不久就能在元宇宙中亲吻?VR头显设备可以模拟唇齿触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