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9家金融机构、支付机构被罚3560万元,主要原因有这些
罚没款金额较2020年大增238%。去年
6月23日,上海央行上海总部向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通报2021年度上海地区金融违法行为处罚情况,家金并提出监管警示。融机
通报显示,构支构被2021年央行上海总部合计罚没3559.68万元,付机罚万罚没款金额较2020年大增238%。元主原因
具体来看,去年央行上海总部累计作出21项行政处罚决定(空头支票除外),上海涉及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家金1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融机4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构支构被1家其他类型企业和10名直接责任人。付机罚万其中,元主原因对机构的去年罚没款总金额为3494.86万元,对机构直接责任人罚款总金额为64.82万元。
在作出的行政处罚中,违反反洗钱管理规定和支付结算管理规定的行为被处以罚款的金额最多,对两类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占比分别达57%和41%;同时,因违反反洗钱管理规定被处以罚款的个人数量占比达70%,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处以罚款的单笔金额最大,为20万元。
监管对机构和直接责任人实施“双罚”的比例也进一步提高。据悉,70%以上的机构被处罚的同时,还处罚了直接责任人,涉及反洗钱、支付结算、征信和人民币管理领域。
另就案件类型来看,2021年行政处罚的案件中,反洗钱、支付结算、金融统计、征信管理和人民币管理领域查处的违法行为类型较多,表现形式较为多样。
具体来看,在反洗钱领域,表现为未按规定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风险等级审核;未按规定对高风险客户采取强化识别措施;未按规定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未按规定开展资金交易的监测分析;未按规定全面、完整地采集各业务系统的客户交易信息。
在支付结算领域,表现为支付机构为不符合规定的商户提供T+0资金结算服务;未按规定设置特约商户收单银行结算账户;业务处理中未按真实场景准确标识并完整发送、保存交易信息,未确保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行、可追溯性以及在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
在金融统计领域,表现为未按规定划分企业类型导致错报统计数据;理财产品募集数据、兑付信息统计不准确;金融产品分类统计错误;贷款用途分类统计错误。在征信管理领域,表现为未取得信息主体本人书面同意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在人民币管理领域,表现为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人民币现金。
整体而言,上述金融违法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层责任意识不强,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制度流程不完善,岗位分工不清晰,日常监督流于形式等;内控体系不完善,部分业务游离于内控体系之外,内控制度覆盖范围存在空白、重叠甚或内容违法等问题。内部审批机制设计不合理,审批流程冗长。
另外,还受系统建设不健全影响,比如,信息系统无法满足监管要求,业务系统与反洗钱系统未有效衔接等;同时,合规培训流于形式,业务人员对相关法律政策内容不熟悉,缺乏敬畏心,导致违法行为发生。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同时对各金融机构、支付机构提出了三方面的监管要求:
首先,强化管理层责任意识,切实勤勉履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严格把握经营管理行为的法律边界,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经营行为,对职责范围的管理行为负法律责任。
其次,依法梳理内控制度,完善权责体系。全面梳理内控制度关于权利和责任的规定,消除权责空白和重叠情况,督促高级管理人员合规履职。
第三,加强自评估与自查,消除风险隐患。注重对新业务和高风险业务的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深挖体制性和机制性原因,严肃整改已经产生的违规行为。
(责任编辑:热点)
-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 证券时报:做好预期管理 投资方能行稳致远
- 基建股掀起涨停潮!机构预测十四五期间投资规模达27万亿
- 德国内阁批准2022年追加392亿欧元预算借款
- 太罕见!“股神”巴菲特又出手了
- 断气!俄罗斯这一手有多厉害?
- 信托逐鹿“非标转标”:人才储备、投研能力、风控体系成角逐关键
- 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持续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 稳步有序安全解除社会面管控
- 美前财长:美国应专注于建设自身经济实力,而不是攻击中国
- 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增长,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暴增240%
- 诺安基金:市场仍处整固筑底阶段 悲观预期得到集中释放
- 77岁宗庆后圆“梦”:娃哈哈注资5亿成立私募基金合伙企业
- 超16亿元央企独立工矿区市政社区等办社会职能运营补助资金下达
- 梁涛:将推出专属个人养老金试点和银行养老储蓄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