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已至,中国能不能独善其身?博鳌声音:中国经济仍充满韧性
原标题: 全球通胀已至,全球中国能不能独善其身?通胀博鳌声音:中国经济仍充满韧性‘博鳌时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博鳌报道 3月以来,受到疫情多点开花影响,已至音中宏观经济受到了一定的中国冲击。 4月21日,不能独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博鳌亚洲论坛记者见面会上表示,善其身博当前,鳌声通胀已经成为全球问题。国经 “去年年初的济仍时候,通胀其实已经到来了,充满它是韧性结构性的而不是暂时性的。整个能源供给的全球不足、需求的通胀上升,加上最近俄乌冲突又进一步推动了大宗商品和食品、已至音中能源价格的中国上升,所以通胀已经到来。”朱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推测,今年全球发达国家的通胀平均将达到5.7%到6%左右,美国的通胀则已经向着8%-9%发展。 不过对我国来说,当前价格层面总体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3月份CPI的增速为1.5%,相对比较温和。但是,过去两年来,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对能源和粮食价格的压力开始显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于春海在CMF会议上表示,尽管PPI有所下行,但在上游的一些采掘工业,其环比增速提高更为明显,这意味着在短期中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依然存在着比较大的上涨压力。 在他看来,新一轮疫情带来的冲击可能要比过去两年更大。 “面对全球性的通胀和高成本压力,甚至是高成本时代的到来,需要在整个生产链条上从上游到下游,再进一步从生产侧到需求侧之间应该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分担对冲和缓解成本的机制。”于春海表示。 全球通涨已至 在全球范围内,通胀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掣肘。 目前,美国欧洲的通胀水平已经破了四十多年的纪录,大宗商品、食品、一些重要工业品和科技产品的价格上涨,也给我国通胀带来了一定压力。 “这是40年没有见过的,要采取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来对应通胀。与此同时,美国资本市场在高位,债务也在高位,经济开始下滑,加上最近乌克兰危机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个情况下又要保持一定的宽松政策,所以美联储现在的政策还是很犹豫,它也许可以采取一些收紧的措施,但是短暂的收紧并没有持续,所以这些仍会推动通胀的发展。”朱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朱民看来,国际通胀正在重蹈1970年的覆辙。1970年,美国财政赤字以后货币宽松,美联储迟疑不采取措施,通货膨胀开始。随后,两次石油危机让美国通过印货币来应对石油危机,叠加在一起形成全球的滞涨。目前,第一波通胀已经很高了,第二波能源和食品的冲击或导致通胀再次上升。 “现有的支持通胀的这些因素,供给短缺、大宗商品的高价、劳动力的短缺、房价的高居,这几个通胀的基础都在一个时期存在,所以通胀还会存在。企业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通胀,因为通胀会引发利率上升,加上美联储加息,会引起美元和全球货币不同程度的波动。随着美联储政策的变化,还会发生更多的资本流动和波动,全球资本市场也会进一步波动,这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朱民表示。 在我国,CPI仍保持在较低水平,不过,于春海认为,3月CPI主要受到禽肉价格的大幅下降影响,但在当前全球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我国粮食价格和禽肉价格仍然存在着快速反弹的可能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也表示,乌克兰的粮食受到冲击,后续也可能引发对肉类的影响。所以,通胀未来上升压力仍然很大。 值得警惕的是,在需求端,消费仍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从一季度看,消费仍然处在低速的增长平台,消费恢复的基础依然不牢靠。在这种情况下,新一轮疫情对于尚未完全恢复的国内消费需求会构成比较严重的冲击。”于春海表示。 在他看来,国民经济的循环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应该有畅通的物流和客流,但疫情及相关防控措施会直接对此产生影响。当前,物流运输、人员流动和经济活动下降幅度增大,新一轮疫情带来的冲击可能要比过去两年更大。 新支柱支撑中国经济保持韧性 不过,中国经济仍然充满韧性。 “一季度的数据刚出来,整个市场中的反应,大家觉得在这么大的困难面前有这样的成绩是不容易的。”毛振华表示。事实上,今年以来,一系列的政策落实特别是今年投资的政策落实较早,加上财政发力,经济还是平稳的。 “我们不要低估中国经济的韧劲和反弹的力量,以及中国民企对经济活力的推进作用。去年民企出口很厉害,不能低估。”朱民提醒道。 在于春海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效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2月以后,基建投资特别是大型基建投资开始持续发力,在当前疫情防控压力相对比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基建投资可以实现闭环管理,能更好的能够兼顾疫情防控的要求。 不过,在朱民看来,今年整个的宏观政策有一个比较大的结构性变化,传统的三驾马车面临很大挑战,但是我国有新的发力支柱,其中,绿色投资规模庞大,包括能源革命,从电动车到电动桩到干净煤到光伏电到风电,包含多种投资项目。 “‘十四五’期间我们布置了14.5万亿的绿色投资,加上发展高科技和5G、大数据、物联网,特别是对企业的物联网以及城市的数据建设,这一部分的投资也会加快。”朱民表示。 因此,在朱民看来,对新支柱发力的话,我国经济反弹的空间和余地还是很大的。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到2030年,力争5000亿产值!上海“1+4+5+6”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寿险业需要长期、专业投入
- 7月LPR报价持平,后续5年期以上LPR或仍有下调空间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普京今秋将进行多次出国访问
- 陈冬成为首位在轨时长超200天的中国航天员
- 国家发改委: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 服务平台网络基本形成
- 华为MatePad Pro 11渲染图泄露:采用Mate系列同款星环镜头设计
- 女顾客掀翻火锅称“让老板从汉中消失”,警方:其系私企员工
- 内地及澳门经机场抵港人士无须现场等候核酸检测结果
- 美国高通胀之下,75%中产阶级称负担不起生活成本
- 光大期货【纯碱】:日内纯碱期价或有反弹 且中期供需格局依旧向好
- 最新访谈!98岁芒格点评通货膨胀、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近日又做了“人生第四笔投资”
- 中泰证券:维持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 非核心业务成新增长亮点
- 牵手“宁王”,千亿龙头股放量涨停!事关全球最大钴矿山
- 对俄制裁殃及全球不得人心!欧盟拟放宽粮食贸易相关的管制措施
- 一场“不虚此行”的相遇——欧美同学会第九届年会平行论坛侧记
- FTX破产危机蔓延 加密借贷平台Genesis警告可能破产
- 贵州绥阳县一处河流变红,水务局:已有人员在现场处置
- 李书福造电池,快充时间缩短至15分钟!
- 酱酒热退烧,首都酒业此时加入贵州朋友圈来得及吗?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