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动态清零”?钟南山、张伯礼、梁万年、吴尊友给出答案
原标题:为什么要“动态清零”?动态清零钟南山、张伯礼、钟南尊友梁万年、山张吴尊友给出答案 来源:健康时报网 (健康时报记者 王振雅)什么是伯礼“动态清零”?为什么要“动态清零”?钟南山院长、张伯礼院士、梁万梁万年、年吴吴尊友等专家,答案在多种场合从不同角度解读了“动态清零”方针的动态清零必要性、可行性与战略性。钟南尊友 为什么要动态清零?山张 钟南山:奥密克戎传播力强,应坚持动态清零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伯礼中国日报朱兴鑫摄 4月8日,梁万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南开大学线上直播课中讲到,年吴新冠肺炎的答案关键问题就是要最大限度降低传播和病死率。当前流行的动态清零奥密克戎传播力强,如果大规模发生,会失去很多生命。所以目前来看,完全开放是不适用的,对中国来说,还是应该坚持动态清零。 实现“动态清零”的底气在哪? 张伯礼:我们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曾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透露,我国动态清零政策短期来看仍为最有效手段。 张伯礼院士指出,我国一直坚持“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动态清零,精准防治”的策略是成功的,确保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也保障了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综合评判,我们的成本效益比是最优的,也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和科学决策,我国疫情防控永远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 4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动态清零”和“绝对清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按照中国的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一旦放松疫情管控,会面临病毒广泛传播、重症和死亡数量巨大的后果。 如何做到动态清零? 梁万年:无法彻底阻止感染发生,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4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核心在于在当前无法消灭病毒也无法彻底阻止感染发生的情况下,对疫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梁万年进一步介绍,“动态清零”的核心是两个词。一是强调“动态”,一旦发现了这种疾病导致的疫情发生,快速把感染者识别出来,遏制住疫情,使其不对更广泛的人群产生更大的危害。第二个关键词是“清零”。“清零”有三层含义:一是病毒的消灭,二是疾病的控制,三是疫情的控制。现阶段最关键的“清零”目标是要清零“疫情”。 下一步动态清零如何走? 吴尊友:核心是斩断传播链 4月17日晚,中国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微博上发长文,详细解读了“动态清零”方针。 中国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吴尊友 吴尊友表示,“清零”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就是把疫情消灭的过程。但是,这个消灭,仅仅指某地某时刻发生的某一起疫情,并不是指广义的全国范围的总疫情。“动态”就是疫情发生与清零是在不断变化的。每次疫情发生后,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扑灭,使得疫情归零。 动态清零的核心就是斩断传播链。动态清零的主要措施包括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即所谓“四早”措施。 吴尊友进一步分析,“一般来说,疫情发现得早,其波及范围小,就越容易实现动态清零。即使发生了一定比例的社区传播,以县(区)为基本单位,只要新冠疫情出现社区传播的县(区)数,占全国县(区)总数的比例很小,都是可以实现动态清零的。如果这些出现社区传播的县(区)分散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动态清零就相对容易实现;如果这些出现社区传播的县(区)集中在某几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动态清零的难度就会大一些,需要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大和:重申中通快递-SW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285港元
- 从5G到未来网络:应用创新案例超过2万个,直接和间接带动经济产出超8万亿元
- 瑞信陶冬:联储不惜衰退抗通胀,明年未必真的停止加息
- 代工苹果、微软 这家企业闯关创业板
- 暑期档票房破91亿元:《隐入尘烟》出圈成黑马,80后观众被调侃为“老人”
- 东海基金刘爱华因个人原因离任副总经理
- 国家卫健委:9月21日新增本土感染者“114+512”
- 人民银行开展180亿元逆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60亿元
- 江苏银行回应未进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已完成测试,近期更新该行名单
- 88%高评级债券现折价交易!PGIM与小摩建议买入
-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超1.6亿吨/年 较2012年增长4倍
- Electrek:特斯拉计划在第四季度再次重启屋顶光伏项目
- 中国铜厂与国际矿商长协谈判 着力提升产业议价优势
- 我国5G基站单站址能耗 比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
- 面板采购量降至历史低点 厂商欲借“清库存+多元化”破局
- 第121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完成
- 英国一公共服务工会表示,将在新任首相上任首日罢工
- 民事诉讼或有助开辟 治理股市谣言第三通道
- 经济日报:企业“出海”需强化风险防控
- 中国科学院院士: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