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外长会,印度为什么担心“跑题”
为期两天的跑题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在印度举行,包括中美俄外长在内的印度40个国家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与会,这也是担心G20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长会。不久前召开的跑题G20财央行行长会议,以及这次外长会,印度都是担心今年9月G20领导人峰会前的重要预备会议。 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跑题主要论坛,舆论过去往往更聚焦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印度但今年外长会因为俄乌冲突受到更多关注。担心美国和欧洲国家代表还是跑题想方设法把外长会开成对俄罗斯的批斗会。一定程度上,印度这是担心美西方推动泛安全化向G20侵袭并试图改变G20初衷的体现,去年的跑题G20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和本次的东道主印度,以及中国等众多发展中国家都对这一动向表示担心和反对。印度 为了防止这次外长会“跑题”,主办方新德里特意做了提前准备,将气候变化、反恐、能源与粮食安全、发展中国家债务等议题列入议程,希望与会各方聚焦经济合作。印度总理莫迪在视频致辞中甚至直言不讳地警告说:“全球治理在防止战争和促进国际合作这两个任务上都失败了。”这也是占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广大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心声。这些国家普遍希望尽快结束冲突,结束分裂和对抗,尽早在后疫情时代实现经济复苏。 但遗憾的是,和前几天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一样,这次G20外长会依然没有联合声明。在G20外长会上,我们不仅看到世界性分歧的严重性,还感受到美西方强化分歧的偏执态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的外长们,虽然口头上说“强烈支持”印度提出的会议优先事项,但实际上并没有把主办方的话真正当回事,而是继续把G20工具化和武器化,用地缘政治绑架G20本应关注的发展议题。 当前国际经济和发展领域面临的突出挑战,一抓一大把,G20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有很多,它应是解决问题、化解分歧、促进合作的重要平台,而不是政治做秀的舞台,更不是吵架的地方。在这个平台上,每一句没有意义的政治口号,每一通尖酸刻薄的指责言论,都是对这个宝贵机会与时间的辜负和浪费。换句话说,全球经济合作局面已经非常脆弱,急需补充新的能量,经不起新的破坏。在这个关键时刻,G20各成员国都有责任展现出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感。 中国外长秦刚2日在第一阶段会议上作了“加强多边主义促进全球发展”的发言,强调坚持平等对话、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不能搞强权政治和阵营对抗。他还提到了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开展世界银行股权审议,以及阻止非法跨境转移废弃物等事关国际社会普遍福祉的具体议题。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秦刚表示,中方将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积极劝和促谈,愿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的表态切中当前国际合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阻碍,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思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应该在G20触发相应的共同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次G20的轮值主席国印度,华盛顿向来十分“关注”,特别是它与中国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美西方舆论更是热衷渲染两国之间的“分歧”。但在这次G20外长会上,中印两国外长举行了会谈,而且双方都在多个场合表达了支持多边主义、反对阵营对抗、聚焦发展合作的坚定态度。这也代表了世界潮流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如果没有美西方的刻意搅局,也许这样的全球合作会来得更快一些。 我们也看到,在G20外长会的开幕式上,全体与会成员为土耳其和叙利亚地震遇难者默哀一分钟。这是在分裂扩大、对抗加剧的紧张氛围下,难得的一抹温情。这说明,超越分歧、对话合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在国际社会依然有着深厚根基。希望各方能负起责任,体现担当,为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G20外长会,印度为什么担心“跑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瞄准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海生物医药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图谱
- 机构:冬春航班换季调整后国际机票价格普降
- 青岛火车站自10月28日起临时停办客运业务
-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出炉:个体工商户可自愿变更经营者或转型为企业
- 快手2022年第三季度营收231.3亿元 调整后净亏损6.719亿元
- 海南深圳将赴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债,跨境金融合作深化
- 公募REITs首份三季报出炉:首钢生物质REIT净利2094万
- 2022年2季度末保险行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03.7%
- 科技巨头裁员潮:超4万人失业,华尔街还相信硅谷吗?
- 打造“新昆山之路”
- 可再生能源业务成本上升 通用电气下调全年EPS预期
- 如何挑选一台全能的全画幅微单相机?
- 美债收益率曲线出现40年来最深倒挂 对标普500指数意味着什么?
- 这一国家总统,再次向美国“开火”!指责美国搞“双标”
- 中集车辆发布第三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201.18%
- 研究称藏羚羊迁徙或为规避寄生虫感染
- “提前还房贷”要排长队,杭州有客户被告知需等四个月
- 王兴押注连续创业者
- 科技部:到2025年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万亿元
- 人民银行、外汇局:加强部门协作,维护股市、债市、楼市健康发展
- 搜索
-